李克强: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 严厉打击超排偷排

中国首席谈判代表苏伟说,中国希望能在哥本哈根会议达成的共识指导下,推动坎昆会议在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和技术等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至少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对于新任C40主席布隆伯格来说,有四大核心方法可以促进合作。参与美国克林顿气候行动计划的Elee Muslin着重强调了建立实际衡量标准的重要性。

李克强: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 严厉打击超排偷排

就在一天前,布隆伯格主持的全球市长圆桌会议上,邱腾华和来自纽约、约翰内斯堡、多伦多的市长介绍了各自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行动,尤其是在建筑环境和交通运输方面。[page]邱腾华认为,香港是这个区域内最大的投资者,应该把香港的资源投资到广东推动低碳发展。四是让C40城市有效沟通信息,同时制定高标准来问责。到2020年,香港的碳强度可以从2005年的水平,减少五至六成。这样香港政府不用一分钱投资,而由中电和港灯垄断市场,电厂的最终成本可能还是转嫁市民

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副巡视员孙桢透露说,在国际层面,中国推行低碳经济不应该妨碍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立场。前两天为科学和政策日、政策和行动日,香港特区政府在11月5日、6日主办了香港C40论坛,4天的会议探讨发展低碳城市实现优质生活的路径,以及缔造现代化、适宜居住、低碳及优质城市都会的机遇。坚持统筹协调和平行推进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问题。

《报告》提出,在当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将坚持四项原则,即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份近4万字的《报告》指出,2009年以来,中国继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努力减缓气候变化,坚持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效并举,大力开发绿色低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启动了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报告》概述了去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并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

在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中,我国将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但反对以任何未经缔约方充分讨论和认可的空降案文作为坎昆会议的谈判基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3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

李克强: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 严厉打击超排偷排

《报告》概述了去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并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报告》提出,在当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将坚持四项原则,即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这份近4万字的《报告》指出,2009年以来,中国继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努力减缓气候变化,坚持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效并举,大力开发绿色低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启动了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3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

在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中,我国将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但反对以任何未经缔约方充分讨论和认可的空降案文作为坎昆会议的谈判基础。坚持统筹协调和平行推进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问题。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会议将于本月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之际,发展改革委发表的这份报告包括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公民意识和行动,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等内容。

根据《报告》,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上,中国不断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法规和管理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大力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社会各界、各地方、行业也都积极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推动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全面展开。《报告》同时指出,中国正在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在农业、水资源、海洋、卫生健康、气象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工建设了一批流域性防洪重点工程,加强海洋气候观测预警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将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纳入卫生工作领域。

李克强: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 严厉打击超排偷排

坚持统筹协调和平行推进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3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

《报告》概述了去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并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份近4万字的《报告》指出,2009年以来,中国继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努力减缓气候变化,坚持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效并举,大力开发绿色低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启动了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报告》提出,在当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将坚持四项原则,即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峰会将在一周后召开,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22号召开行前记者会,他在回应本台记者提问时表示,美国正努力与中国在气候议题上寻求共同点。斯特恩在回应凤凰卫视提问时表示,他两年来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与中国密切往来,他说,为了这次峰会,他前几周还特别前往中国,并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会面,就是希望能与中国找到共同点。

由于美国与中国相加,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超过四成,所以两国的角色在这次气候变化峰会中格外引人关注。斯特恩表示:美中关系十分重要,在许多方面都很重要,在气候议题上也是,两国虽然有意见不同之处,但我们努力寻求共同点,我希望能够找到。

至于美国参院迟迟无法通过气候变化法案,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际谈判桌上可信度的议题,斯特恩表示,他确实对国会的拖延感到失望,但他强调奥巴马政府已经透过行政手段,推出不少对抗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大幅提前并提高美国汽车燃油效率标准等,他并说,尽管全面性的气候变化法案无法在国会一次通过,但奥巴马政府已经改从单一的相关立法着手,希望能积少成多,影响整体立法方向。斯特恩表示,在峰会前他既不乐观,也不悲观,但他强调美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承诺是不会後退的

至于美国参院迟迟无法通过气候变化法案,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际谈判桌上可信度的议题,斯特恩表示,他确实对国会的拖延感到失望,但他强调奥巴马政府已经透过行政手段,推出不少对抗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大幅提前并提高美国汽车燃油效率标准等,他并说,尽管全面性的气候变化法案无法在国会一次通过,但奥巴马政府已经改从单一的相关立法着手,希望能积少成多,影响整体立法方向。斯特恩表示,在峰会前他既不乐观,也不悲观,但他强调美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承诺是不会後退的。

斯特恩在回应凤凰卫视提问时表示,他两年来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与中国密切往来,他说,为了这次峰会,他前几周还特别前往中国,并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会面,就是希望能与中国找到共同点。斯特恩表示:美中关系十分重要,在许多方面都很重要,在气候议题上也是,两国虽然有意见不同之处,但我们努力寻求共同点,我希望能够找到。由于美国与中国相加,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超过四成,所以两国的角色在这次气候变化峰会中格外引人关注。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峰会将在一周后召开,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22号召开行前记者会,他在回应本台记者提问时表示,美国正努力与中国在气候议题上寻求共同点

应用该项成果,完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体砷污染治理工程,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大型除砷水厂,承担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水厂强化除砷改造工程,形成了饮用水除砷和水体砷污染治理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开创了多项工程化应用先例。本次全球获奖项目共17个,其中应用研究类4个,其余3个获奖单位为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美国CDM公司。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领衔的研究团队获得2006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环境工程学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日前,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水大会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饮用水除砷及水体砷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成果,经过全球水行业知名专家数轮严格评审,在由众多学术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参与的激烈竞争中胜出,被授予国际水协(IWA)2010年全球应用研究创新项目奖(ProjectInnovationAwards),这是我国首次获得该奖项。

[提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领衔的研究团队获得2006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环境工程学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过去几年中,该群体针对全球性砷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技术难题,深入揭示了微界面尺度氧化/吸附协同机制,提出了三价砷和五价砷一步法去除的新原理与调控方法,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

IWA为了推动水工业可持续发展、激励行业技术创新,于2008年开始设立包括AppliedResearchProjects、DesignProjects、Operations/Management、PlanningProjects、SmallProjects等5个奖项在内的PIA创新项目奖。发明了氧化―吸附同步除砷新材料,攻克了饮用水除砷及水体砷污染治理中的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高效除砷的系列新工艺,申请多项国际与国家发明专利过去几年中,该群体针对全球性砷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技术难题,深入揭示了微界面尺度氧化/吸附协同机制,提出了三价砷和五价砷一步法去除的新原理与调控方法,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应用该项成果,完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体砷污染治理工程,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大型除砷水厂,承担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水厂强化除砷改造工程,形成了饮用水除砷和水体砷污染治理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开创了多项工程化应用先例。

本次全球获奖项目共17个,其中应用研究类4个,其余3个获奖单位为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美国CDM公司。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领衔的研究团队获得2006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环境工程学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

日前,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水大会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饮用水除砷及水体砷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成果,经过全球水行业知名专家数轮严格评审,在由众多学术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参与的激烈竞争中胜出,被授予国际水协(IWA)2010年全球应用研究创新项目奖(ProjectInnovationAwards),这是我国首次获得该奖项。发明了氧化―吸附同步除砷新材料,攻克了饮用水除砷及水体砷污染治理中的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高效除砷的系列新工艺,申请多项国际与国家发明专利。

[提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领衔的研究团队获得2006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环境工程学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IWA为了推动水工业可持续发展、激励行业技术创新,于2008年开始设立包括AppliedResearchProjects、DesignProjects、Operations/Management、PlanningProjects、SmallProjects等5个奖项在内的PIA创新项目奖

斯特恩:某些地区必须负排放才是近零排放的目标
根治环评未批先建重在执行动真格